Welcome to

宁波油画家水彩画家邱积钏艺术网

首页 / 画室新闻 / 距离产生美—我的创作感悟

距离产生美—我的创作感悟

距离产生美—我的创作感悟

14862182437625547.jpg

邱积钏

距离产生美,一句平淡话语,道出了很多生活的真谛。我们去旅游,不就是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到不熟悉的地方去吗?博物馆里的上古陶器,因为时间的遥远使得我们驻足此前叹为观止。一对小夫妻偶有分离,重逢后看对方什么都顺眼,所谓“小别胜新婚”……凡此种种,都是距离在“作怪”。

有朋友来我的画室小坐,看到一本画册里的人像画得逼真细致,连连赞叹:真是太像了,简直像照片一样清晰!而当他翻到一张抽象作品时,却不停地吐槽:这样乱七八糟涂一下,三岁小孩也会呀。他也许就是普通观众欣赏美术作品时的典型看法,常常以为画得像就是好画,画得不像就是乱画。 

观者喜欢“画得像”是有原因的。在古代没有照相机和摄像机,美术家的作品是留存形象的主要媒介,人们请画家画幅肖像,其目的就是留存准确清晰的形象,所以画家会着力描绘“真实”。其次画得像也是一种绘画技巧的体现,这种技巧充满迷人的魅力,美术史上的大量古典的、现实主义的绘画精品,其艺术性是非常高的,这种表达方法称为“再现”。其实画家表达的不仅仅是真实,还有大量的主观处理使画面更有美感。自从有了照相机和摄像机,保留真实的形象就变得十分方便,也用不着画家为这个目的而费力,为此现代画家就把目光转向真实形象以外的东西,出现了新的表达方法,称为“表现”,其画面主观处理更自由、更直接。如果艺术创作的好坏标准是“像”与“不像”的话,那毕加索在十几岁时就画得惟妙惟肖,他在之后八十年的探索就毫无意义了。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艺术的功用如果是忠实地模仿自然,既有自然,又何须艺术!”一句话道出了艺术的目的。一个画家在创作时,表达“与自然逼真”是远远不够的,在作品中表达与真实的距离才是画家穷尽一生的追求。观者只有从像与不像这一低层次审美评价中解脱出来,才有可能体会到画家的追求、探寻到画面内在的美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审美的能力

那么,如何寻找作品中与真实的距离呢?

首先是发现事物与实用的距离。法国艺术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审美的慧眼就是跳出常人看事物的习惯,把事物放在适当的距离以外,观照它的本来面目。同样一棵松树,常人与画家知觉到的景象大不相同,前者知觉到的也许是可以用来做家具、可以采松花甚至可以烧火做饭的松树。后者看这棵松树,知觉到的却是那刚劲的线条、挺拔的姿态,以及不折不挠的气概的松树。这种脱离实用的观照方式和站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世间万物的态度是发现美的前提。

其次是表现手法上与真实自然的距离。有句话说得好:“生活是源泉,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水,艺术是酒,艺术是对生活进行加工后的结果。”就像烹饪,其实与绘画创作有很多相似之处。鸡鸭鱼肉只是素材(真实的事物),加上各种佐料(创作媒介),通过蒸、炒、汆、煎等手法(加工手段),才能成为一道美味上桌(作品)。艺术加工造成了艺术与真实自然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人为”造成的。

绘画与文学、戏剧一样也是有自己的一套语言体系,就是运用点、线、面、明暗、色彩、肌理等形式元素,通过多样统一、对比和谐、对称均衡、比例尺度、节奏韵律等形式法则加以组织。譬如画一棵树,真实的树在画家心里已经内化为树叶的点、树枝的线、外形的面和明暗色彩肌理等视觉元素,画家应用形式法则,通过构图立意、黑白处理、色彩对比、虚实处理等各种艺术手段重新组织画面,因为融入了画家的主观情感,所以画面与真实的事物肯定存在距离。

    最后要说明,美术创作的最高境界从来不是惟妙惟肖。总有人爱说西方古典绘画技巧完善、画得逼真,而中国画往往做不到,认为西方绘画水平要高于中国画,其实这是误解。西方绘画的写实运动是从十四世纪文艺复兴以后才开始的,到十九世纪最盛,他们对惟妙惟肖的追求也只有500多年的时间。但在现代,无论是理论和实施方面,观点都十分明确:技巧的进步使艺术逼近实在和自然,而这在艺术上未必是进步。倒是中国绘画,一直沿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个艺术主张发展延续,其在主观感情的浸润和形式追求的纯粹性上越来越被国外艺术家们认同和借鉴。

一切艺术都是抒情的,都必须表现一种心灵上的感触。一件绘画作品把什么都表达的惟妙惟肖,就好像把所有的话都说尽了,观者没有了想象和发挥的余地。没了“弦外之音”,也就没了意蕴,其美感也就降低了。


本文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发布。

>> <<